嫦娥五号任务是文昌发射场的第9次实战发射,4个月前,天问一号任务也在此发射。我国有多个航天发射场,嫦娥五号为何选择了文昌?
目前,我国建有泉、西昌、太原、文昌等多个发射场,形成了沿海内陆、高低纬度、各种射向、民用商用相结合的战略格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钟文安向记者介绍,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建设初衷,是为满足空间站工程、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和新型航天器发射任务需求,因此有一些独特优势:
一是纬度低、发射效费比高,同等条件下能够使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提升15%以上;二是射向宽、安全性好,火箭射向1000公里范围内均为海域,残骸落区均在海上;三是海运便捷、可行性强,解决了大尺寸火箭运输的难题;四是无毒无污染、绿色环保,是我国首个全面采用液氢、液氧、航天煤油等新型推进剂的发射场。
嫦娥五号探测器重达8.2吨,一般火箭的运载能力达不到要求。被大家亲切地称作“胖五”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目前运载能力和体量最大的火箭。送“嫦娥”上天,“胖五”当仁不让。要发射如此重的探测器以及大体量的火箭,选择文昌发射场很合适,可以发挥其纬度低、发射效费比高、海运便捷等优势。
不过,有优势,自然也有劣势。文昌发射场靠近海边,受台风等气候影响大。“今年10月、11月,有多个台风影响发射场,这些天气情况对我们的任务准备都提出了极大挑战,给发射场的设施设备防雨防潮和火箭器罩的防水防漏电带来了非常大的不确定性。”钟文安说。
此外,低纬度和临海环境下的高温、日晒、潮湿,对设施设备的腐蚀不可小视。钟文安指出,发射场东南方向紧邻南海,常年气温高、湿度大、盐雾浓度高、日照强,按照大气环境腐蚀性分类,最大腐蚀等级达到了最严酷的C5级(一般在C4级以上),设施设备的腐蚀防护标准要求高、施工难度大,装备的稳定运行和可靠保障面临前所未有的难题。
为有效遏制腐蚀趋势,科学实施防腐处理,文昌发射场结合现状提出了防腐工作五年规划,先后分批次组织了发射塔架、避雷塔、转运轨道、加注供气管路等设施设备专项防腐整治,取得良好效果。他们还开展设备防腐处理、设备设施腐蚀评估、防腐标准体系建设等科研项目研究,形成了发射场典型材料和构件的防腐蚀技术。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
2023年11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工作人员对光伏设备进行巡视维护。近日,金华传化公路港第二期容量为2.91MW(兆瓦)的屋顶光伏成功并网,标志着企业“光伏+储能”这一新型小循环能源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的电力降本增效提供良好条件。
2023年11月6日,在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湖水中,成群的天鹅、斑头雁等候鸟在这里休憩觅食。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组织大型机车群对种植的20.61万亩大豆进行抢收,确保成熟的大豆颗粒归仓。
2023年10月8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天堂镇,楼宇、山峦、河流、道路与云雾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KAIYUNKAI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