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一座新的摩天大楼在日本东京正式峻工。该项目名为“麻布台之丘”,高1067英尺(约合325米),是目前的日本第一高楼,比大阪的阿倍野大厦还要高出83英尺。
对于该项目的开发商森大厦株氏会社来说,这个项目不仅仅是一幢高楼,更是重塑东京未来城市面貌的一次尝试。
“东京必须发展成未来全球化企业的‘首选城市’。”森大厦株氏会社社长辻慎吾表示:“全球化企业看重的不仅仅是办公环境。”(管理咨询机构科尔尼公司最近发布了一份报告,将东京评为仅次于纽约、巴黎和伦敦的第四大全球化大都市。“尽管它的商业活动和信息交流有所下降。”)
森大厦株氏会社将“麻布台之丘”项目作为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该项目是由佩里克拉克建筑师事务所(PC&P)设计的,其建筑理念为“打造一个垂直花园城市”。它在87.2万平方英尺的土地面积上,将绿地空间、多用途综合体和公共交通有机整合在一起,打造了一个后疫情时代都市居民理想中的生活样板。
建筑师弗雷德·克拉克介绍道,“麻布台之丘”的主楼只比东京塔低几英尺。东京市内的高楼大厦传统上都不会超过东京塔的高度。图片来源:RICHARD A. BROOKS—AFP/GETTY IMAGES
PC&P事务所及其创始人塞萨尔·佩里已经深耕日本市场多年了。佩里是一位美籍阿根廷裔设计师,曾参与设计过1976年竣工的美国驻东京大使馆。此后,PC&P事务所曾参与设计全日本的多个大型项目,比如前日本第一高楼阿野倍大厦,再比如东京的日本桥三井塔(它将一座现代化的高楼和一处1929年的历史遗迹有机结合在一起)。
与世界各地的高楼大厦相比,PC&P事务所出品的这个“麻布台之丘”项目有几个特殊之处。首先,它有点“胖”。其他高楼大厦大都卯着劲儿堆高度,远远看去仿佛钉在城市里的一根针,但“麻布台之丘”的占地面积却要远远大于它们。森大厦株氏会社认为,要想将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整合到一栋楼里,这样大的面积是必不可少的。
“麻布台之丘”主楼的标准建筑面积约为5.2万平方英尺。相比之下,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或香港的国际贸易中心等高楼每层的可出租面积通常在3.5万至4万平方英尺之间。
而且“麻布台之丘”也不仅仅是一座商业大厦。该项目由三座相连的建筑组成,一座是商业、住宅和酒店为一体的主楼,旁边的另两座则是住宅楼。
PC&P事务所的另一创始人弗雷德·克拉克介绍道,在设计过程中,他们努力调和了两个“互相矛盾”的目标。“从一开始,我们的想法就是建造一座非常宏大的建筑,同时要确保它有一种宁静和人文的感觉。”
“我们非常努力地设计了富有表现力的楼顶轮廓,特别是主楼的楼顶,营造了一种向上延伸的视觉感,然后在较低的楼层营造出一种透明的、亲和的、通透的感觉,让进入大楼的人们有一种被欢迎感。”他说。
麻布袋新城项目的户外空间出自知名设计师托马斯·海德韦克(他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之手。图片来源:TORU HANAI—BLOOMBERG/GETTY IMAGES
辻慎吾认为,高层的多用途综合体是有其独特优势的,首先是拥有更大的街面绿化空间。8.1公顷的项目空间有三分之一是公园,此外还预留了一个果园和一个菜园的面积。
地面层的正中心是一座巨大的绿廊状建筑,由著名设计师托马斯·海德韦克操刀——纽约哈德逊城市广场那个颇具争议的船型设计也是出自他的手笔。2019年,海德韦克在接受设计杂志《Wallpaper》采访时表示,他“想把从城市中挤出的一丝野性,放归到‘麻布台之丘’的内核里。”
辻慎吾表示,受疫情的影响,日本的都市居民一定会喜欢“麻布台之丘”的设计。“人们越来越渴望在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和放松,更何况这个地方还十分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虽然“麻布台之丘”已经是日本第一高楼了,但放眼全球,它还远远排不上号。它的高度为 1067英尺(约合325米),甚至还排不进全球前一百名。
来自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的数据显示,目前排名全球第100位的高楼是中国镇江市的苏宁广场1号楼,高1109英尺。美国最高的建筑是纽约世贸中心一号楼,高1776英尺,排名全球第7位。全球最高楼是迪拜的哈里发塔,高达2717英尺。
PC&P事务所在高层建筑领域拥有丰富经验,1998年竣工的当时的全球第一高楼——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双子塔就是由它设计的。(但现在它的排名已跌落至全球第19位)。
PC&P还参与设计了马来西亚双子塔,它在1998年竣工时是当时的世界第一高楼。图片来源:SYAIFUL REDZUAN—ANADOLU AGENCY/GETTY IMAGES
那么,日本为什么没有像中国、马来西亚和阿联酋那样,在大楼的高度上进行竞争呢?
克拉克解释道,这或许与日本的传统有关。“人们一致认为,至少在目前,日本的高层建筑不应超过东京塔。”(东京塔是东京市内一座主要的通讯塔和景观塔,高1091英尺。)
克拉克表示,还有几个因素限制了日本的楼高,一个是成本问题,另一个则是日本地震频发,所有建筑都有抗震的需要。“所以在结构工艺上是有一定限制的,不过历史已经发展到这一步了,只要他们真的想要的话,肯定还是可以把楼盖得比现在高很多的。”他说。
克拉克指出,很多亚洲城市更欢迎这种将商业、零售和住宅空间整合在一起的多功能建筑综合体。部分原因是考虑到了成本问题,因为像新加坡和香港这种城市可以说是寸土寸金,设计师和开发商不得不想方设法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此外也有文化方面的原因。克拉克认为,在亚洲,“很多人想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工作和娱乐,因为大家真的不想每周把八小个小时的时间花在上下班上。”
PC&P事务所设计的波士顿南站大楼。波士顿南站始建于1899年。图片来源:ERIN CLARK—THE BOSTON GLOBE/GETTY IMAGES
现在,PC&P事务所也将多用途综合体设计带到了美国,比如波士顿市早在30年前就想在波士顿南站上方盖一座大楼,现在由PC&P事务所设计的这幢大楼终于动工了。(大楼从2020年开始动工,保留了波士顿南站的原样,预计将于2025年正式开放。)
最后,克拉克表示:“社会就是随着波士顿南站和‘麻布台之丘’这样的长期项目一同成熟和发展的。而这个项目也能够积极适应和主动回应社会的变化。”(财富中文网)
从建筑到产品,从企业文化到社区发展,设计思维都发挥着潜移默化却重要的影响力。人工智能技术将放大这种影响力,前提是设计始终以人为本。明天将在中国澳门美狮美高梅酒店举行的《财富》“头脑风暴设计”大会将围绕“AI时代的同理心”,邀请世界顶尖设计师及《财富》500强企业领导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技术将如何革新创意产业。欲了解详情或注册参会,请扫码下图中的二维码。
11月24日,一座新的摩天大楼在日本东京正式峻工。该项目名为“麻布台之丘”,高1067英尺(约合325米),是目前的日本第一高楼,比大阪的阿倍野大厦还要高出83英尺。
对于该开云网站 Kaiyun项目的开发商森大厦株氏会社来说,这个项目不仅仅是一幢高楼,更是重塑东京未来城市面貌的一次尝试。
“东京必须发展成未来全球化企业的‘首选城市’。”森大厦株氏会社社长辻慎吾表示:“全球化企业看重的不仅仅是办公环境。”(管理咨询机构科尔尼公司最近发布了一份报告,将东京评为仅次于纽约、巴黎和伦敦的第四大全球化大都市。“尽管它的商业活动和信息交流有所下降。”)
森大厦株氏会社将“麻布台之丘”项目作为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该项目是由佩里克拉克建筑师事务所(PC&P)设计的,其建筑理念为“打造一个垂直花园城市”。它在87.2万平方英尺的土地面积上,将绿地空间、多用途综合体和公共交通有机整合在一起,打造了一个后疫情时代都市居民理想中的生活样板。
建筑师弗雷德·克拉克介绍道,“麻布台之丘”的主楼只比东京塔低几英尺。东京市内的高楼大厦传统上都不会超过东京塔的高度。
PC&P事务所及其创始人塞萨尔·佩里已经深耕日本市场多年了。佩里是一位美籍阿根廷裔设计师,曾参与设计过1976年竣工的美国驻东京大使馆。此后,PC&P事务所曾参与设计全日本的多个大型项目,比如前日本第一高楼阿野倍大厦,再比如东京的日本桥三井塔(它将一座现代化的高楼和一处1929年的历史遗迹有机结合在一起)。
与世界各地的高楼大厦相比,PC&P事务所出品的这个“麻布台之丘”项目有几个特殊之处。首先,它有点“胖”。其他高楼大厦大都卯着劲儿堆高度,远远看去仿佛钉在城市里的一根针,但“麻布台之丘”的占地面积却要远远大于它们。森大厦株氏会社认为,要想将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整合到一栋楼里,这样大的面积是必不可少的。
“麻布台之丘”主楼的标准建筑面积约为5.2万平方英尺。相比之下,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或香港的国际贸易中心等高楼每层的可出租面积通常在3.5万至4万平方英尺之间。
而且“麻布台之丘”也不仅仅是一座商业大厦。该项目由三座相连的建筑组成,一座是商业、住宅和酒店为一体的主楼,旁边的另两座则是住宅楼。
PC&P事务所的另一创始人弗雷德·克拉克介绍道,在设计过程中,他们努力调和了两个“互相矛盾”的目标。“从一开始,我们的想法就是建造一座非常宏大的建筑,同时要确保它有一种宁静和人文的感觉。”
“我们非常努力地设计了富有表现力的楼顶轮廓,特别是主楼的楼顶,营造了一种向上延伸的视觉感,然后在较低的楼层营造出一种透明的、亲和的、通透的感觉,让进入大楼的人们有一种被欢迎感。”他说。
麻布袋新城项目的户外空间出自知名设计师托马斯·海德韦克(他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之手。
辻慎吾认为,高层的多用途综合体是有其独特优势的,首先是拥有更大的街面绿化空间。8.1公顷的项目空间有三分之一是公园,此外还预留了一个果园和一个菜园的面积。
地面层的正中心是一座巨大的绿廊状建筑,由著名设计师托马斯·海德韦克操刀——纽约哈德逊城市广场那个颇具争议的船型设计也是出自他的手笔。2019年,海德韦克在接受设计杂志《Wallpaper》采访时表示,他“想把从城市中挤出的一丝野性,放归到‘麻布台之丘’的内核里。”
辻慎吾表示,受疫情的影响,日本的都市居民一定会喜欢“麻布台之丘”的设计。“人们越来越渴望在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和放松,更何况这个地方还十分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虽然“麻布台之丘”已经是日本第一高楼了,但放眼全球,它还远远排不上号。它的高度为 1067英尺(约合325米),甚至还排不进全球前一百名。
来自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的数据显示,目前排名全球第100位的高楼是中国镇江市的苏宁广场1号楼,高1109英尺。美国最高的建筑是纽约世贸中心一号楼,高1776英尺,排名全球第7位。全球最高楼是迪拜的哈里发塔,高达2717英尺。
PC&P事务所在高层建筑领域拥有丰富经验,1998年竣工的当时的全球第一高楼——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双子塔就是由它设计的。(但现在它的排名已跌落至全球第19位)。
PC&P还参与设计了马来西亚双子塔,它在1998年竣工时是当时的世界第一高楼。
那么,日本为什么没有像中国、马来西亚和阿联酋那样,在大楼的高度上进行竞争呢?
克拉克解释道,这或许与日本的传开云网站 Kaiyun统有关。“人们一致认为,至少在目前,日本的高层建筑不应超过东京塔。”(东京塔是东京市内一座主要的通讯塔和景观塔,高1091英尺。)
克拉克表示,还有几个因素限制了日本的楼高,一个是成本问题,另一个则是日本地震频发,所有建筑都有抗震的需要。“所以在结构工艺上是有一定限制的,不过历史已经发展到这一步了,只要他们真的想要的话,肯定还是可以把楼盖得比现在高很多的。”他说。
克拉克指出,很多亚洲城市更欢迎这种将商业、零售和住宅空间整合在一起的多功能建筑综合体。部分原因是考虑到了成本问题,因为像新加坡和香港这种城市可以说是寸土寸金,设计师和开发商不得不想方设法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此外也有文化方面的原因。克拉克认为,在亚洲,“很多人想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工作和娱乐,因为大家真的不想每周把八小个小时的时间花在上下班上。”
现在,PC&P事务所也将多用途综合体设计带到了美国,比如波士顿市早在30年前就想在波士顿南站上方盖一座大楼,现在由PC&P事务所设计的这幢大楼终于动工了。(大楼从2020年开始动工,保留了波士顿南站的原样,预计将于2025年正式开放。)
最后,克拉克表示:“社会就是随着波士顿南站和‘麻布台之丘’这样的长期项目一同成熟和发展的。而这个项目也能够积极适应和主动回应社会的变化。”(财富中文网)
从建筑到产品,从企业文化到社区发展,设计思维都发挥着潜移默化却重要的影响力。人工智能技术将放大这种影响力,前提是设计始终以人为本。明天将在中国澳门美狮美高梅酒店举行的《财富》“头脑风暴设计”大会将围绕“AI时代的同理心”,邀请世界顶尖设计师及《财富》500强企业领导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技术将如何革新创意产业。欲了解详情或注册参会,请扫码下图中的二维码。